恭喜以下四位網友獲得Efterklang / Magic Chairs CD一張:
瑋哥、yellowjeff、小芭、Phoenix
請注意你們留下的email信箱 ,這一兩天會有得獎通知喔!
恭喜以下四位網友獲得Efterklang / Magic Chairs CD一張:
瑋哥、yellowjeff、小芭、Phoenix
請注意你們留下的email信箱 ,這一兩天會有得獎通知喔!
人氣獎投票已在今日截止,感謝大家的參與,支持自己喜愛的作品。我們恭喜《阿不!阿不!》以三百多個「讚」奪得最佳人氣獎!完整得獎名單,將在今天晚上頒獎典禮過後出爐(8/28)!請密切鎖定噶瑪蘭官方臉書/部落格。
片名:阿不!阿不! / A-Bu! A-Bu!
創作者姓名:吳思怡 / 國籍:台灣 / 作品類別:劇情片
[2011/8/24 特派員 劉嘟嘟報導]
大衛歐雷利導演訪台行程已邁入第三天,昨天是導演來台後第一次到台北接受訪問,工作之餘也走了不少觀光行程。雖然導演人還在時差之中,有點昏昏沉沉的,但他還是玩得不亦樂乎,玩到晚上九、十點才依依不捨坐車回宜蘭。
接下來請收看歐雷利導演的台北記行~
準備出發去台北受訪囉!
文/劉德湧
在寫這篇文章前,我必須承認我的孤陋寡聞,除了曾經在公視播的《再見夏天》之外,我對林英作導演是那麼的陌生!而在這次為【噶瑪蘭國際短片節】的「宜蘭貳勢力」單元中,我們幸運的看到林英作導演的的前作,感嘆他的才華完全的埋沒,特別是在台片正夯的八、九月裡,這位新銳更值得宜蘭的朋友注意。
「噶瑪蘭國際短片節」竟然打著短片電影節的稱號,競賽單元當然是萬眾矚目,好作品滿天飛!這邊就來介紹此次八組競賽作品。大家也都可以在官網上看到完整片單喔!
完整片單由此去 http://www.kisff.tw/2011/film.php
首先來個精彩片花!《愛神的飛鏢》榮獲2011年奧斯卡獎最佳實景短片,非看不可!另外還有入圍2011年坎城影展《父親的子宮》,而畫面看起來非常有趣的《那維克斯的荒誕日記》則獲得日舞影展大獎的黑色幽默動畫獎。在這支短片花絮,還可看到「2011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」得主黃信堯所導的《蓋國光讓你褲子脫光光》;宜蘭導演李建成的《看見蘭陽的曙光》;王承洋導演的《疼惜天地》;蔡旭晟導演有如《神隱少女》與《盜夢偵探》綜合體的《櫻時》。台灣年輕新銳導演洪伯豪的《畢業旅行》及李哲光的《Yaya》,也都可以在這支短片些驚鴻一瞥。
「在這樣的時代,能夠看到這部充滿純真童趣的作品,並從中得到希望與勇氣,我感到非常幸運。」
------- 《幸福的彼端》導演橋口亮輔 談短片《水母男孩》
文/Mike Chang (噶瑪蘭國際短片節策展人)
動畫是童年,無論是《烏鴉街的春天》當中夢想成為解救心儀女孩的害羞男孩,或是《近在眼前》想帶著企鵝回南極的孤獨小男孩,都純真又動人的帶我們回到年少或想像中的時光與空間。而這個時間與空間,長大後的即無法復返,所以童樂園的概念,來自於此,因為無法反復,所以珍貴值得懷念。
噶瑪蘭短片節精美的手冊已經出爐一陣子囉!精緻到有朋友問說這是要錢的嗎?(當然是--免錢啦!)如果你還沒有拿到,可以去宜蘭以下地方免費索取:
文/guru
1925年出生在東京老街千駄谷的川本喜八郎,小時候看了不少迪士尼動畫片,也因為對電影的熱愛,讓他進入東寶片廠,從事場景美術設計工作。在27歲那年,捷克偶動畫大師吉利.唐卡(Jiri Trnka)的《國王的夜鶯》(The Emperor's Nightingale,1948),開啟了川本喜八郎的偶動畫創作生涯,也結下日後赴捷克學習偶動畫的機緣。又彷彿是命定的巧合,在中國從事動畫創作的持永只仁,在1953年回到日本。川本向持永只仁學習動畫技法,把動畫技巧運用在廣告製作。1963年,川本放下日本的事業,進入吉利.唐卡的工作室學習。吉利.唐卡對於捷克文化傳統的重視,與發展在地特色偶動畫的堅持,還有視人偶擁有獨特生命力的想法,深深影響川本的創作態度與作品風格。
轉錄自/媽媽,請買一隻大象給我 文/陳怡如
美國導演史丹利·庫柏力克(Stanley Kubrick)的經典電影之作--《2001太空漫遊》(2001: Space Odyssey)的開場是由一群大猩猩擔綱演出:幾百萬年前,人類的祖先大猩猩生活在荒野中,隨後因為某個巨大的黑石板,人類文明由此開始進化.。而同年出品的的《浩劫餘生》(1968),重拍之作《决戰星球》(2001),或者今年暑假熱門院線《猩球崛起》,甚至是《金剛》、《巨猩喬揚》…人類對於大猿猴充滿恐懼與敵意的幻想,在商業電影中一再反覆闡述。
轉錄自/Blog on Cinema 文/alfredo
前一陣子因為噶瑪蘭國際短片節的邀約,有機會觀賞這次日本動畫導演山村浩二專題的作品。諷刺的是,我幾乎不看動畫短片的,以往金馬影展許多人趨之若騖的動畫專題我都是興趣缺缺,沒想到這次一連看了好多部。幸好看完後我覺得確實都很值得一看,在此記錄我個人對山村浩二作品的感想。
山村浩二從事獨立動畫創作多年,《頭山》(2002)是他的國際成名作也是他最有名的作品,查到所有的資料都強調這部短片入圍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,也是日本人首度向此獎項叩關。有趣的是日本長久以來一直是對全世界非常有影響力的動畫大國,但日本和西方的動畫風格與傳統各自不同,似乎日本人能被西方動畫獎所肯定仍然是一件非常有重大意義的事。(2009年日本動畫導演加藤久仁生的作品《回憶的積木小屋》才終於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肯定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