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guru
1925年出生在東京老街千駄谷的川本喜八郎,小時候看了不少迪士尼動畫片,也因為對電影的熱愛,讓他進入東寶片廠,從事場景美術設計工作。在27歲那年,捷克偶動畫大師吉利.唐卡(Jiri Trnka)的《國王的夜鶯》(The Emperor's Nightingale,1948),開啟了川本喜八郎的偶動畫創作生涯,也結下日後赴捷克學習偶動畫的機緣。又彷彿是命定的巧合,在中國從事動畫創作的持永只仁,在1953年回到日本。川本向持永只仁學習動畫技法,把動畫技巧運用在廣告製作。1963年,川本放下日本的事業,進入吉利.唐卡的工作室學習。吉利.唐卡對於捷克文化傳統的重視,與發展在地特色偶動畫的堅持,還有視人偶擁有獨特生命力的想法,深深影響川本的創作態度與作品風格。
川本喜八郎 Kihachiro Kawamoto,日本一代木偶動畫藝術大師 (1925-2010)
回到日本後,川本開始鑽研日本傳統人偶劇文樂,從中發現日本傳統藝術的獨特性與無限可能性。他的處女作《折花》,取材自日本傳統戲劇《壬生狂言》,描寫奉命看守櫻花的小和尚,受不了酒香誘惑,最後落得花被偷摘,自己還被戲弄的喜劇故事。貪杯小和尚的逗趣表情,跟滑稽的動作,意外讓這部帶著古典氣息的偶動畫,散發了可愛的萌感。
發揚大和文化的精髓,固然是川本喜八郎偶動畫作品的特色與堅持,但與不同國家的動畫創作者的交流,更加豐富了他作品的生命力與內涵。改編自日本作家岸田今日子的偶動畫,《野玫瑰公主或睡美人》,在捷克的吉利.唐卡工作室製作,一改川本偶動畫慣有的日本色彩,從人偶造型到美術布景與動作,充滿道地的歐洲風格。這部人物設定與故事形式,看似經典童話《睡美人》,實則暗藏饒富深意的成人符號與意象,可說是某種童話夢幻的顛覆之作,諷刺意味濃厚。另一部不在日本製作的動畫是《不射之射》,故事來自《列子》的湯問篇,則是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工作人員,一同完成。
左:《野玫瑰公主或睡美人》充滿歐洲風格的黑色童話偶戲 / 右:《不射之射》改編自《列子》湯問篇
受到恩師吉利.唐卡的啟發,川本的動畫創作,不拘泥於特定的表現素材與手法,黑白照片的停格動畫(《犬儒的臉》)與剪紙動畫(《旅行》、《詩人的生涯》),則是川本在偶動畫之外的創新與嘗試。曾經從事電影美術設計工作,讓美術背景成為川本的動畫作品,不可不注意的重點。比方說《鬼》(本片與《道成寺》及《火宅》,故事主軸都是描寫好人沒好命,而有荒謬三部曲之稱),把用來描繪漆器的蒔繪工藝,來作美術背景,黑色的底色加上金漆勾描的圖樣,營造出鬼火的幽冥之感。
欣賞《鬼》時,不可不注意其美術場景的工藝之美
川本喜八郎在2010年8月23日過世,創作不輟的他,留下的作品,涵蓋平面及影像作品的人偶設計,還有3部長片與10部短片。本次噶瑪蘭國際短片節的大師專題(跨越東西的靈魂偶師川本喜八郎),完整呈現川本喜八郎的10部短片,不妨來看看這些短片,從中感受作品是創作者生命的一種轉換與延續。
--
◎ 川本喜八郎單元 放映時間
大師專題:跨越東西的靈魂偶師川本喜八郎(一)《折花》《犬儒的臉》《鬼》《旅行》《道成寺》《詩人的生涯》
8/21(日) 10 : 00 宜蘭演藝廳
8/26(五) 12 : 30 宜蘭演藝廳
8/28(日) 15 : 00 宜蘭演藝廳
大師專題:跨越東西的靈魂偶師川本喜八郎(二)《火宅》《不射之射》《自畫像》《野玫瑰公主或睡美人 》
8/20(六) 16 : 50 宜蘭演藝廳
8/21(日) 21 : 00 宜蘭演藝廳
8/26(五) 16 : 50 宜蘭演藝廳
單場票價NT50 / 預售套票5張NT199 / 全台7-11 ibon熱賣中
更多優惠:一次購買20張以上單張NT30 歡迎來電02-2934-3330訂購
2011噶瑪蘭國際短片節 完整片單:http://www.kisff.tw/2011/film.php